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九十三章立牛痘局

關燈
秉釤四處跑了一個下晌,臨近掌燈時分才回來,他沒有打探清楚東印度公司船上的那些鴉片到底和黃文亮有沒有直接牽連,倒是又帶回來一個令人驚詫的消息:黃文亮交了五千兩的罰銀後,人好模好樣地回家了!

這件事被粵海關高高舉起,又被輕輕放下,結案如此匆忙,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三個時辰還沒過去,這麽個看似會引起樹動山搖天翻地覆的大事就這麽悄無聲息地結束了!這次大人們的辦事效率實在是太快了,連他想去為黃文亮作保將人從粵海關領回來的空當和機會都沒有給留。當然,他作為總商也沒受到任何牽連,甚至連個誡勉談話都沒有,讓人虛驚一場。現在看來他在此事上所有的擔心和牽掛都是多餘的,簡而言之——杞人憂天,多慮了!

秉鑒默默回了書房,將房門鎖上,再也沒有出來。陸進和碧珠知道他心裏難受,都沒有前去打擾他。艾香知曉事情原委後前去敲了幾次門,聽秉鑒沒有應聲,也就由他在裏面待著了。

沒有人知曉這一夜伍秉鑒都想了什麽,做了什麽……

天剛蒙蒙亮,他從書房裏走出來,叫上東院和西院的大人、孩子去了大北的流花橋。百十號人分乘十幾輛馬車,人歡馬嘶,好不熱鬧。

流花橋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後主劉鋹在廣州城郊修建了十幾座離宮,其中在景色極為秀麗之地芝蘭湖建了一座“芳春園”,內建有一座木橋,據說每日晨起都有宮女在橋上梳洗打扮,並將前一日宮內的殘花丟棄在橋下的潺潺流水之中任其隨波逐流,故此橋得名“流花橋”。到了明代,有一退養太監捐資將其改造成為石板橋,又建一亭,亭上書“民樂”二字,故此橋又稱“民樂橋”。流花橋附近上千年來秋月春花暗香疏影,嘉靖朝進士、官拜陜西道監察禦史的彭世潮有《流花橋懷古》詩對其詠誦:霸業繁華事已空,江山如舊畫圖中。仙城日月留秦照,珠海雲霞憶漢風。漁艇棹歌歸柳綠,野田煙景葬桃紅。美人千古香魂在,粉膩隨花出渚東。

由伍秉鑒、潘有度、盧觀恒等人發起籌建的“牛痘局”就建在了這流花橋附近。他們選擇此地也可謂煞費苦心,除了看中這裏地處城外環境清幽,還有重要一點是看中了這“流花”二字蘊含的美好寓意。

“牛痘局”的整體建築形式較為特別,從南向進來,迎面見到的就是花崗巖與楠木料搭建起來的氣魄雄偉大門,丹楹刻桷,雕梁繡柱,蔚為壯觀,但卻沒有安裝實門,完全是任人自由出入。往裏面走,是一個寬敞的大院子,中央有一人造荷花池,東西兩側各分列一排十幾間連脊廂房,青瓦灰墻,看上去甚是古樸莊重。

“牛痘局”今日正式成立,開始免費對外接納百姓嬰童種痘,但此時院子裏的人並不多,只有十幾個百姓模樣的人拖拽著各自的孩童在好奇地四處走動。

“爹,我們來做什麽?”長子元芝問。

“種痘。”

潘有度和盧觀恒站在東廂房的房檐下竊竊私語。

“秉鑒,看這情形,百姓並不踴躍啊。”盧觀恒有些失望地說。

伍秉鑒安慰道:“醫局初立,知之者鮮寡,加之種痘又是新奇事物,百姓不明所以,眼前來的人少也算正常。大概猜測會是如此情形,我將家人都帶來了壯壯聲勢,待宣揚出去自然來的人就會多了。”

盧觀恒聽後稍顯釋然,“那邊的越華書院修葺的也差不多了,改天我帶你們去看看。我看‘牛痘局’這邊的功德碑還沒立起來,一會我們在一起合計一下這個碑文,正好兩邊的一並找個巧手的石匠做嘍。”

潘有度知道盧觀恒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名聲,忍不住“呵呵”一笑,“熙茂兄,急什麽,此時立起碑來,日後再有德高望重之人捐助施舍怎麽辦?豈不是只能找個空隙將其名填補上去?莫不如等兩年再說吧。”

盧觀恒聽後一臉尷尬,不再作聲。

也不知道怎麽了,這二位不見到他時看著和和氣氣的,只要見到他在場立馬就開始較上一番心力,真是好笑。伍秉鑒見盧觀恒情緒低落,忙岔開話頭:“種痘沒有開始,難道聘請的那些郎中都還沒到嗎?”

盧觀恒沒好氣地答道:“早來了!只是本土郎中與洋郎中的意見不合,雙方正吵著呢!”

伍秉鑒感覺奇怪,“我們看看去。”

潘有度擺擺手,“去也聽不明白,任他們吵去吧,早晚會有一個結果。”

“聽聽總沒有壞處。再說這百姓都在這等著呢,拖延的時辰太長,別一會焦躁都走了。”伍秉鑒說完,朝北面的廳子走去。潘、盧二人見狀也跟了過去。

推開廳子門,裏面坐著十幾人,雖然是在爭論,但也沒有盧觀恒說的那般激烈。只是讓人奇怪並不是本地郎中和洋郎中在爭論,而是都有著本地人面孔的一位老者和一個年輕人。三人選了一個角落坐了下來。

那位面色紅潤有著花白胡須的老者侃侃說道:“我告訴你年輕人,天花之毒我朝早有發覺,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時,大貝勒代善就有三子薨於此毒。世祖章皇帝(順治帝)育有八子六女,可其中四位阿哥,五位格格也都是因中此毒髫年早殤,而豫親王多鐸、英郡王阿濟格的兩位妃子同樣在順治六年(1649)三月京城裏爆發的那場天花中感染而薨。聖祖仁皇帝(康熙帝)在幼年時未經出痘曾出紫禁城外避痘,可即便如此龍體還是沾染此疾,可仁皇帝畢竟是真龍天子受命於天,痘神也不能奈其如何最後只能乖乖離去。康熙十七年(1678)十一月,二阿哥胤礽被傳染天花,此時正在湖北江夏縣任縣令的傅為格被急調入宮侍奉二阿哥,由於其調理有方,二阿哥最終出痘痊愈。傅為格因醫治皇子疾患有功而被擢升為武昌通判,隔上一年又被召入宮中專門給尚未出過天花的皇子種痘,並專門負責太醫院裏的痘診科,因為傅為格防痘方法得當安全有效,自康熙二十年以後出生的二十位皇子無一受此毒滋擾冒犯,此後宮中再無天花出沒,為聖祖爺開創我大清盛世立了大功。此法後來被推廣到八旗子弟及平民百姓中,甚至遠到漠南、漠北,羅剎人也是專程遣使來討此法,也就是在那時候,此種痘法被宮中的洋人帶到了歐羅巴各國。所以說,你現在拿洋人的法子來唬人,是不是班門弄斧,關公門前耍大刀了呢?順便再告訴你一聲,為親者諱,老朽理不應直呼‘傅為格’其名,因他乃老朽之先祖父,那般稱呼,只是想讓你聽得真切,老朽家三代仁心仁術回春妙手百治百效,怎就不如你這洋法了?!”

伍秉鑒聽老者說得如此鏗鏘,忍不住小聲問潘有度,“憲臣兄,這位老神仙你是從哪裏請來的?”

潘有度答道:“奧,老人家剛才口稱的先祖父傅為格祖籍乃我廣東人氏,這次是他從宮裏的太醫院致仕(退休)之後來粵尋根問祖來了,我知曉來歷就將他盛情挽留了下來,沒想到他對洋法嗤之以鼻並不認可。”

“奧。”伍秉鑒點點頭,又問:“那他對面那位年輕人是什麽來路?”

潘有度用手悄悄指點,“他叫邱熺,字浩川,南海人,曾來往澳門做些小生意,後來對洋人的牛痘法產生了興趣,並跟隨坐在他左手邊的洋人師父皮爾遜學習,而坐在他右手邊的分別是番禺梁輝、香山張堯和南海譚國,這三人對西洋種痘之法同樣是精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